生活華語教材教法I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生活華語教材教法I

生活華語教材教法I
授課者:徐東伯 助理教授
討論內容


一、全身反應教學法 (Total Physical
Response),適用於初學者
二、以生活華語第一冊為例
全身反應/理解教學法的理論基礎






1960年代由James Asher所提出。
第二語言習得是由聽開始
等第二學習者準備好之後,自然而然地就
會說,亦強調說的能力
在學生能說前,要給學生「等待」時間
在說之前,以動作展現理解能力
一旦聽的基礎建立起來,說的能力會跟著
開展開來
DVD示範教學(清掃房間)





教師的角色
學習者的角色
母語的角色
教室互動
活動設計與分析
觀看後活動

小組討論

抽籤並請兩組學員上台報告

報告項目:如所被要求觀摩之項目

此教學法之優點以及可能招致之批評
全身反應教學法






教師的角色:指揮官,發號施令
學習者的角色:士兵,是聽眾也是表演者
母語的角色:介紹活動時可用學生的母語,
但是活動進行時全程均使用標的語
教室互動:教師對學生;語言對非語言(動
作演練)的互動
活動設計與分析:構思好的命令,由學生
活動展現中觀察學生的理解程度
適用於什麼樣的課程?
優點以及可能招致的批評

討論或思考三分鐘
幼教教學時可能應用之教學方式






注意力策略、注意力分配:選擇性注意
注意力持續:專注
通常年級越高,越專注
教師提示欲注意的重點
閱讀時對重點劃記
教師教學注意事項:
避免聲音單調、不變、教材多方面多方法
呈現、眼光掃瞄全班非只少數人、勿只對
某人放棄全班、改變教室座位安排等
編碼策略







複述、組織、意義化
複述:對較年幼的學童,明白提醒,且告
知有效
組織:將學習材料、分門別類儲存,可以
提供分類線索,如類別等
分類常有助事後回憶
組織有助與長期記憶之連結
盡量有意義複述而非機械式複述
給大綱、標題幫助理解、甚至鼓勵猜測
心像




將要記憶資料想像成生動的畫面
位置法:例如國中英語在公園裡,圖像呈
現幫助課程記憶
關鍵字法:如學習外語的初期
dilemma地雷馬
意義化:擴充以習得的概念、增強概念深
度,如上下文的引申、舉例、類推、比喻
,舉一反三隅,運用諧音、內容編成故事
、詩歌韻文吟唱、用自己的話重述
生活華語教材教學指引討論:以K1
第二課數字為例:




如何將之前的原則應用到此課教學?
如何使用TPR?
如何進行多重編碼?(課本配有光碟、圖
卡等)
如何應用其他策略?
可能的教學步驟以及流程?


應用先前原則至此課教學。
兩組/兩位人員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