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第三届化学化工竞赛筹备工作报告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江苏省第三届化学化工竞赛筹备工作报告

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
筹备工作进展汇报
南京理工大学 化工学院
2014.3.26
1
2
3
4
竞赛筹备情况
(竞赛简介、竞赛组委会、竞赛工作委员会、竞赛章程)
竞赛组织方案
(参赛院校、人员选拔及相关时间节点)
竞赛的内容与方式
(化学组、化工组)
条件保障
(实验设施和食宿)
1
竞赛筹备情况
(竞赛简介、竞赛组委会、竞赛工作委员会、竞赛章程)
竞赛简介
组织: 第3届江苏省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校
实验室研究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江
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组织,由南京理工大学承办 。
历届:2010年 第1届 南京工业大学
2012年 第2届 东南大学
目标:通过举办高水平有特色的竞赛活动,促进江苏高校化学、化工
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提高本
科化学化工教育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为全面参加全国大赛做准备。
竞赛组委会名单
主
任:丁晓昌
廖文和
副主任:徐子敏
胡 凯
赵伟建
张剑荣
梅锦春
路贵斌
秘书长:刘大斌
成 员:林保平
钟 秦
包建春
范益群
俞向东
陈明清
陈 红
谢吉民
薛怀国
石玉军
屠树江
教授、副厅长
教授、副校长
处长
教授、秘书长
教授、秘书长
教授、主任
教授、处长
教授、处长
教授、院长
教授、院长
教授、副院长
教授、院长
教授 院长
副调研员
教授、院长
教授、院长
教授 院长
教授 院长
教授 院长
教授 院长
江苏省教育厅
南京理工大学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南京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
南京理工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设备管理处
南京理工大学
东南大学化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省教育厅
江南大学
苏州大学
江苏大学
扬州大学
南通大学
江苏师范大学
组委会秘书处通讯联系
通讯地址 :南京市孝陵卫200号
邮
编: 210094
联 系 人:郝艳霞
电
话:025-84317706 13814083962
E – mail :[email protected]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http://sce.njust.edu.cn/)
竞赛工作委员会
第三届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组委会
校医院
校团委
学工处
南京理工大学
教务处
化工学院
校宣传部
后勤物业集团
国有资产与实
验设备管理处
保卫处
竞赛工作组
学院工作组
组 长:刘大斌、袁浩明
成 员:钟 秦、张小慧、刘桂涛、陈网桦、沈瑞琪
秘 书:姚 薇、郝艳霞、黄 茹、李羽让
竞赛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宗旨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是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
工实验竞赛组委会主办的大学生学科竞赛。
举办本竞赛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化学、化工实验的基础理论、基础
知识、基础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我省
化学、化工实验教学水平和质量,推动我省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和实验教学
改革,建立一个反映大学生实验动手能力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平台。
第二条 原则
竞赛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竞赛的公益性和非盈利性。
竞赛章程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三条 组织委员会
竞赛组织委员会(简称组委会)由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江苏省
化学化工学会、江苏省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江苏省教
育厅高教处和有关专家组成,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本届组委会设主
任1人,副主任4--8人,顾问若干名。主任由承办学校领导担任,副主任
由省教育厅高教处、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会、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省
高校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负责人与承办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负
责人担任。
竞赛章程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组委会职责
组委会负责制定竞赛基本要求和竞赛规则、实验安全总则和竞赛须知;审
议、修改竞赛章程;通过竞赛实施细则;审定评委会成员名单;审定获奖
名单;审议下届承办申请;议决其他未尽事宜。
第五条
承办学校职责
承办学校负责成立考务委员会和工作委员会,在组委会领导下,负责命题、
制订评分标准、监考、阅卷、评分等与竞赛有关的工作;向组委会提供当
届竞赛情况分析和竞赛总结。
竞赛章程
第三章 竞赛方式及程序
第六条
组织运行模式
竞赛由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组委会主办,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
究委员会、江苏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和江苏省化学化工学
会协办,相关高校轮流承办,每两年举办一届。竞赛实行专家主导、学生
主体、社会参与的模式。
第七条 参赛单位及对象
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为基本参赛单位,参赛学校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
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期管理和赛后总结等。参赛选手为普通高
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科生。各参赛学校应积极组织相应的校级实验竞赛,
选拔培养优秀人才参加省级竞赛。
竞赛章程
第三章 竞赛方式及程序
第八条 报名与参赛队员确定
报名:各高校于竞赛前四十天向组委会各提供15位学生的名单参加化学类和化工类
竞赛的抽签。
参赛队员确定:竞赛工作委员会随机从各组中抽取3名队员作为参赛队员,并于竞赛
前20天通知各参赛学校。
第九条 竞赛方式
竞赛分化学和化工两组,竞赛成绩由笔试成绩和实验操作成绩两部分组成,分别占
30%和70%。各组选手的笔试试题相同。化学类实验操作题按照3人一队分别抽取无机
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合成与表征三类考题中的一个;化工类实验操作题按
照3人一队抽取,3位选手协作完成,该队的实验操作分作为各个队员的成绩计入各
自的总成绩。参赛选手在进入实验室前抽签,一旦确定,不得更改。
竞赛章程
第三章 竞赛方式及程序
第十条 竞赛内容与要求
化学组与化工组竞赛内容分别与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化学、化工学科教
学要求一致。竞赛题目应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与应用背景,且能对教学内
容和课程改革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题目的难易程度既考虑一般学生能在
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基本要求,又能使优秀学生有发挥和创新的余地。
第十一条 竞赛时间
竞赛时间原则定于双数年的7月16日左右进行,赛期2-3天。
(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竞赛章程
第四章
第十二条
奖励
竞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竞赛奖,分别按相应参赛选手总数的10%设
一等奖,15%设二等奖,30%设三等奖,25%设竞赛奖。并设立组织工作优秀奖,表彰
在竞赛组织工作中成绩优异或进步突出的学校。由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
组委会和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颁发获奖证书。
第五章
经费
第十三条 经费来源
竞赛经费原则上以赛养赛:适当收取竞赛报名费,接受企业和社会团体资助,省教
育厅给予适当资助。
第六章 附则
第十四条 本章程解释权、修改权归竞赛组织委员会。
江苏省大学生化学化工实验竞赛组委会
江苏省高校实验室研究委员会
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
江苏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
2
竞赛组织方案
(参赛院校、人员选拔及相关时间节点)
报名
报名截止时间: 2014年5月31日
•各高校于报名截止日期前向组委会分别申报拟参加化学类和化工类竞
赛的20位学生的名单。
•请从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http://sce.njust.edu.cn/)下载统一
的报名表,从5月1号起接受报名。
•参赛队员确定:6月20号左右由竞赛工作委员会随机从各组中抽取3名
队员作为参赛队员,并于竞赛前20天通知各参赛学校。
•未尽事宜请关注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网站(http://sce.njust.edu.cn/)
分组情况
 化学类
实验操作题按照3人一队分别抽取无机与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和有机
合成与表征三类考题中的一个;
 化工类
实验操作题按照3人一队抽取,3位选手协作完成,该队的实验操作成
绩作为各个队员的成绩计入各自的总成绩。参赛选手在进入实验室前
抽签,一旦确定,不得更改。
时间节点
1.请各参赛单位于5月15日前,将“参赛回执(盖章”(附件1)邮寄并E-
mail给竞赛组委会秘书处。
2.请各参赛单位于5月31日前,将“化学组参赛指导教师与参赛候选学生名单”
(附件2)和“化工组参赛指导教师与参赛候选学生名单”(附件3)邮寄并E-
mail给竞赛组委会秘书处。
3.请各参赛单位于5月31日前,将参赛费汇给竞赛组委会,每组参赛费用为
3300元(含每位学生100元的住宿费)。
账号户名:南京理工大学
账号:4301017709001057330,开户行:南京市工商银行军管支行
4.6月20日左右,竞赛组委会从各单位所报的20名候选名单中随机抽取3名作
为正式参赛选手,并将名单反馈给各有关单位。
5.2014.7.1-7.7 开放实验场地,接待相关高校选手参观
竞赛日程
7月17日
(星期四)
08:00—12:00
参赛队伍报到
14:00—15:00
开幕式
化学组竞赛(笔试)
15:30—17:30
化工组竞赛(笔试)
15:30
化学/化工组实验操作竞赛抽签
16:00
巡视竞赛场地
7月18日
(星期五)
08:00—12:00
实验操作竞赛
13:00—17:00
实验操作竞赛
7月19日
(星期六)
08:00—09:00
专家组会议和结果评审
09:30—10:00
闭幕式
3
竞赛的内容与方式
(化学组、化工组)
竞赛地点
“国家级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化学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 第二化学楼(363栋)
• 化工组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大楼(364栋)F座
竞赛规则

组织与竞赛方式
按竞赛章程有关细则

命题的原则
•
竞赛命题原则上符合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化学、化工学科教学要求。
•
竞赛题目具有一定的工程意义与应用背景,且能对本科教学和课程改革
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
题目的难易程度既保证一般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又给优秀学生留
有发挥和创新的余地。
化学组
 笔试:占总成绩30%
2份试卷,由竞赛委员会随机抽取一份作为竞赛试题。
内容:涵盖无机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相关理论。
题型:选择题和填空题
时间:2小时
 实验操作部分:占总成绩的70%
内容: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
实验选择:由领队现场随机抽取实验试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竞赛内容,
并提交一份规范的实验报告。每个化学实验现场设立一组评委,在实验结束后
给出成绩。
时间:8小时
无机与分析化学实验
竞 赛 内 容: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相关组分的测定
考 核 目 的:无机化合物的制备能力
化合物组分的分析测试能力
实验数据的处理能力
考
点:主要涉及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组分分析
考 核 时 间:8个小时(包括完成实验报告的时间),超时将扣分
有机化学实验
竞赛内容:涉及采用多步法合成有机化合物,以基本实验技能、目标
化合物的产率和纯度及结构表征等作为评分的重要依据。
考核目的: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技能
考
点:有机合成的基本单元操作、分离、纯度测定以及结构表征,
完成相应测定内容及数据处理,并进行结果分析。
考核时间:8小时(包括完成实验报告的时间),超时将扣分
物理化学实验
竞赛内容:涵盖物理化学基础实验的全部内容,实验内容由各代表队
实验前抽签决定。所涉及的仪器设备以主办单位实验竞赛
网上公布的为准。
考核目的:按实验要求,完成实验数据的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的处理、
分析,完成考题,提交报告。
考
点:实验现象的分析、分析仪器的规范操作,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竞赛时间:8小时(包括完成实验报告的时间),超时将扣分
笔试竞赛内容
(一) 笔试(占总成绩30%)
内容: 涵盖8个化工基本单元操作。
① 基础部分(占笔试成绩的85%)
涉及:8个实验的原理、流程设计、测量手段、数据处理、结果分
析讨论。
② 提高部分(占笔试成绩的15%)
涉及:新型化工单元操作技术、工程前沿技术以及单元操作技术
和知识的综合运用。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题量:约50题。
笔试竞赛内容
(1)流体流动阻力测定实验
(2)离心泵性能曲线测定及泵组合操作实验
(3)恒压过滤及洗涤实验
(4)对流传热系数测定
(5)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6)精馏实验
(7)吸收实验
(8)固体流态化实验
实验操作竞赛内容
(1)流体流动阻力及离心泵特性曲线测定实验
(2)恒压过滤及洗涤实验
(3)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4)吸收实验
(5)精馏实验
实验操作评分标准
化工类实验操作题选择:按照3人一队在进入实验室前抽签确
定,3位选手协作完成,该队的实验操作分作为每位队员的成绩计入
各自的总成绩。
实验时间:4小时(包括完成实验报告)
评分标准:
对实验流程的熟悉程度及操作熟练程度;
完成实验的质量;
实验报告的规范和完整程度;
实验用时;
在实验过程中接受评委提问的回答情况。
评分:每个单元操作现场设立一组评委,负责对该组的提问和打
分。
1、流体流动阻力及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
测定流体流过直管的摩擦阻力,绘出λ和Re之间的关系曲线;
测定流体通过管件的局部阻力系数;测定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2、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及洗涤实验
掌握恒压过滤常数K、 q e 和压缩指数s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了解操作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对滤饼进行横穿洗涤并测
定洗涤速率。
3、干燥速率曲线测定实验
测定在恒定干燥条件下湿物料的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
测定空气的湿球温度,了解恒速干燥阶段的特点 。
4、吸收实验
测定解吸塔填料层压降与空塔气速的关系曲线,掌握实际
操作适宜气速的确定方法,测定氧解吸总体积传质系数并
分析其影响因素。
5、精馏实验
测定全回流时的全塔效率;
测定部分回流时的单板效率;
测定乙醇-正丙醇物系质量浓度与折光率的线性关系。
4
条件保障
(实验设施和食宿)
条件保障——设备投入
化学组按不超过50个参赛队每队3名选手进行准备,增补
仪器台套数投入经费107万,5月20日前安装、调试到位。
化工组增补设备每个实验6套,其中1~2套备用。
增补仪器台套数投入经费101万,4月底安装、调试到位。
条件保障——食宿具体安排
比赛期间7月17日~19日早中晚,紫麓宾馆华萃园2楼研究生食堂全部开放
开放时间:
早餐—7:00-8:30 ;午餐—11:30-13:00;晚餐—17:00-18:30
采用盒饭式打饭,即每餐食谱均为固定的;
每个窗口预备少数清真食谱,供少数民族同胞就餐。
住宿:学生(大学生宿舍) 老师(紫麓宾馆)
条件保障——实验室
条件保障——紫麓宾馆
条件保障——学生宿舍
学生宿舍安装有空调
条件保障——食堂
研究生食堂可接待400人左右同时就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