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气液相平衡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4.1 气液相平衡

分
离
工
程
第四章 气体吸收
?
第四章 主要内容
本章要求
4.1气液相平衡
掌握
4.2吸收和解吸过程
重点掌握
4.3多组分吸收和解吸的简捷计算
掌握
4.4化学吸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思考题
掌握
本章要求:
1)了解吸收过程的特点及分类,掌握气液
相平衡关系:物理吸收相平衡关系、有化学
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2)了解吸收和解吸过程流程。
3)掌握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的简捷计算
法,吸收因子法。
4)了解化学吸收类型和增强因子。
概述
1、吸收和解吸
吸收是利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根据气
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
而达到分离目的传质过程
 分离的介质是某一种液体溶剂称之为吸收
剂,被吸收的气体混合物称为溶质
 解吸操作是将溶质从吸收液中驱赶出来

2、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
①净化或精制气体
②分离气体混合物
③将最终气态产品制成溶液或中间产品
④废气治理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①按组分的相对溶解度的大小
⑴单组分吸收
只有一个组分在吸收剂中具有显著的溶解度
,其它组分的溶解度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⑵多组分吸收
气体混合物中具有显著溶解度的组分不止
一个。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②吸收过程有无化学反应
⑴物理吸收
所溶组分与吸收剂不起化学反应。
⑵化学吸收
所溶组分与吸收剂起化学反应。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③吸收过程温度变化是否显著
⑴等温吸收
气体吸收相当于由气态变液态,所以会产
生近于冷凝热的溶解热
化学吸收过程中,有溶解热+反应热
吸收过程温度变化不明显
⑵非等温吸收
吸收过程温度变化明显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④按吸收量的多少
⑴贫气吸收
 吸收量不大
 恒摩尔流
 恒温操作
⑵富气吸收
吸收量大的情况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⑤按汽液两相接触方式和采用的设备形式
⑴喷淋吸收
 填料塔或空塔:气、液两相都连续。
 淋降板塔:气相连续,液相分散。
⑵鼓泡吸收
 鼓泡塔或泡罩塔:液相保持为连续相,气
相分离为小气泡通过液层。
⑶降膜吸收
降膜式吸收器,使气、液两相均连续,用于吸收热效应
大的情况
小结
等温吸收
单组分吸收
相对溶解度
吸收温度
非等温吸收
多组分吸收
吸收过
程分类
物理吸收
化学反应
化学吸收
喷淋吸收
贫气吸收
吸收量
汽液接触方式
恒摩尔流
恒温操作
富气吸收
鼓泡吸收
降膜吸收
分
离
工
程
第四章 气体吸收
?
第四章 主要内容
本章要求
4.1气液相平衡
掌握
4.2吸收和解吸过程
重点掌握
4.3多组分吸收和解吸的简捷计算
掌握
4.4化学吸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思考题
掌握
本章要求:
1)了解吸收过程的特点及分类,掌握气液
相平衡关系:物理吸收相平衡关系、有化学
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2)了解吸收和解吸过程流程。
3)掌握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的简捷计算
法,吸收因子法。
4)了解化学吸收类型和增强因子。
概述
1、吸收和解吸
吸收是利用液体处理气体混合物,根据气
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
而达到分离目的传质过程
 分离的介质是某一种液体溶剂称之为吸收
剂,被吸收的气体混合物称为溶质
 解吸操作是将溶质从吸收液中驱赶出来

2、工业生产中的吸收过程
①净化或精制气体
②分离气体混合物
③将最终气态产品制成溶液或中间产品
④废气治理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①按组分的相对溶解度的大小
⑴单组分吸收
只有一个组分在吸收剂中具有显著的溶解度
,其它组分的溶解度均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⑵多组分吸收
气体混合物中具有显著溶解度的组分不止
一个。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②吸收过程有无化学反应
⑴物理吸收
所溶组分与吸收剂不起化学反应。
⑵化学吸收
所溶组分与吸收剂起化学反应。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③吸收过程温度变化是否显著
⑴等温吸收
气体吸收相当于由气态变液态,所以会产
生近于冷凝热的溶解热
化学吸收过程中,有溶解热+反应热
吸收过程温度变化不明显
⑵非等温吸收
吸收过程温度变化明显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④按吸收量的多少
⑴贫气吸收
 吸收量不大
 恒摩尔流
 恒温操作
⑵富气吸收
吸收量大的情况
3、吸收过程的分类
⑤按汽液两相接触方式和采用的设备形式
⑴喷淋吸收
 填料塔或空塔:气、液两相都连续。
 淋降板塔:气相连续,液相分散。
⑵鼓泡吸收
 鼓泡塔或泡罩塔:液相保持为连续相,气
相分离为小气泡通过液层。
⑶降膜吸收
降膜式吸收器,使气、液两相均连续,用于吸收热效应
大的情况
小结
等温吸收
单组分吸收
相对溶解度
吸收温度
非等温吸收
多组分吸收
吸收过
程分类
物理吸收
化学反应
化学吸收
喷淋吸收
贫气吸收
吸收量
汽液接触方式
恒摩尔流
恒温操作
富气吸收
鼓泡吸收
降膜吸收
4 气体吸收
4.1 气液相平衡
如果一个混合物处于其中大多数组分的
临界温度以上的系统温度,则习惯上称该混
合物为“气体”,气体的溶解度是吸收和解
吸操作的热力学基础。
溶解度曲线
平衡状态:
一定压力和温度,一定量的吸收剂与混合气体充分接
触,气相中的溶质向溶剂中转移,长期充分接触后,液相
中溶质组分的浓度不再增加,此时,气液两相达到平衡。
饱和浓度:平衡时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
平衡分压:平衡时气相中溶质的分压。
相律分析:
F=C-+2=3-2+2=3
当压力不太高、温度一定时。
气
相
中
氨
的
分
压
A =f1( x )
y*=f2(x)
p* =f ( c )
A
3
A
p*
60℃
50℃
40℃
30℃
液相中氨的摩尔数
氨在水中的溶解度
101.3kPa
y
202.6kPa
x
20℃下SO2在水中的溶解度
pA, kPa
t=293K
CO2
NH3
10ncA, kmol/m3
几种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讨论:
(1)p、y一定,温度下降,在同一溶剂中,溶质的溶解度x
随之增加,有利于吸收 。
(2)温度和y一定,总压增加,在同一溶剂中,溶质的溶解
度x随之增加,有利于吸收 。
(3)相同的总压及摩尔分数,
cO2 < cCO2 < cSO2 < cNH3
氧气为难溶气体,氨气为易溶气体
4.1.1物理吸收的相平衡
低压--亨利定律
1. 亨利定律内容
总压不高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液上方气相中溶质的
平衡分压与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成正比,其比例系数
为亨利系数。
——溶质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kPa;
X ——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数;
E ——亨利常数,单位同压强单位。
讨论:
1)E的影响因素:溶质、溶剂、T。
物系一定,
2)E大,溶解度小,难溶气体
E小,溶解度大,易溶气体
3)E的来源:实验测得;查手册
2. 亨利定律其他形式
(1)
H——溶解度系数, kmol/(m3·kPa)
cA——摩尔浓度,kmol/m3;
H与E的关系:
H的讨论:1)H大,溶解度大,易溶气体
2)p对H影响小,
(2)
m——相平衡常数,无因次。
m与E的关系 :
m的讨论:1)m大,溶解度小,难溶气体
2)
(3)
低压下:溶解度与气相中分压关系,用亨利定律表示,成
直线关系。
(H可以查表,由系流温度,溶剂,
溶质的性质决定。)
亨利定律适用范围:
溶质气体的分压为常压,溶质溶于溶剂时不发生解离、缔
合或化学反应,并且为稀溶液。
非低压
(Hp除与上述因素有关,还与系统
的总压有关。)
克利切夫斯基公式计算高压下气体的溶解度:
(T一定)
lnH:p=0或低压下气体的溶解度; 溶质在溶液中的偏摩
尔体积,假定与压力无关。
作用:
1、已知 T下的 及同T下的亨利系数,可求高压下溶解
度
2、用溶解度数据求溶质偏摩尔体积
3、同一温度,不同压力下的两个溶解度数据,求任何压
力下的溶解度
(告诉T0时的H0 再查气体的A、B、C常数)
4.1.2 有化学反应的气体溶解度
由于离解-缔合或化学反应,液相中浓度与气相平衡分
压不再符合亨利定律,如 Cl2 溶解于水,存在分子Cl2 、离子
Cl-1,、次氢酸HOCl,Cl2分压与溶解度成直线,溶质的溶解
度即服从汽液平衡关系,也服从化学反应平衡关系,由于化
学反应消耗了液相中的溶质,故在相同Pa压力下,有化学反
应的溶解度大于物理溶解时的溶解度。
例 4-2
亨利定律
Cco2—达到平衡时溶液中二氧化碳浓度
由平衡关系
液相中溶解度
浓度+反应掉
例 4-3 推导关系 :
得直线 ,斜率=1/H,截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