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常識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基本常識

溯溪基本常識
溯溪
• 很好玩
• 很棒
• 身於景觀變化多端的溪谷,淙淙的涓流聲中,您
會發現處處潛藏著豐富多樣的生命力
溯溪
• 溯溪除了本身可體驗的樂趣外,還可從事
– 賞鳥
– 釣魚
– 觀察生態等活動
賞鳥
– 由於人跡罕至,遊客破壞較少,生態環境均極
為完整。如紫嘯鶇、鉛色水鶇 、白鶺鴒、魚狗
及小剪尾等,溯行途中均不時可見。
釣魚
– 許多溯溪團體中均有些「醉翁之意不在山」的
釣友們,艱苦跋涉,負重逆行,為的只是那些
隱匿在幽谷崇山中的苦花和溪哥。
觀察生態
– 溪澗的水生昆蟲、兩棲動物等也極為可觀,如
莫式樹蛙和水中的石蛉。
– 兩岸坡地原始植被保留完整,一年四季均有不
同的樹種開花結籽,松鼠、台灣獼猴縱橫跳躍
其間,常是溯行途中的餘興節目,也更加豐富
了溯溪活動的內容。
溯溪
• 還可欣賞美麗的峽谷景緻, 並且深歷其境
– 險灘絕壁的艱難挑戰
– 原始蓊鬱的林木
– 澄澈無波的溪水
– 瑰麗多姿的碎石
溯溪
• 結合
– 登山
– 穿越叢林
– 攀岩等活動
• 不論是挑戰後的小憩,或專為此而來,溪
谷總會讓你有不虛此行的感覺。
安全考量
• 臺灣的溪谷屬於幼年期地形,下切、侵蝕
都相當厲害,造成了複雜且多變的地形。
隱藏在水面下的狀況,往往是無法預知的。
又如深潭泳渡、瀑布攀登等,都有其一定
的危險性。因此,在從事溯溪活動時,必
須先做好安全考量及活動前的準備工作。
自我訓練
• 溯溪是運動量極大的活動,平時即應強化
體力及本身肌耐力。而對於各項溯行技術
如:游泳、攀岩、定位...等及所須裝備器材
的使用,都應達到熟練的程度。
溯溪裝備的選擇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適當的裝備,不僅可以減輕個
人的負擔,更可降低傷害的發生,以及安全的通過困難地
形。溯溪的裝備基本上大致與一般登山及攀岩所準備的用
具相似,差異在於活動範圍是有水的溪谷區。所以除講求
精實、美觀外更注重器材的防水、保溫及安全性,一支溯
行隊伍的裝備則又可分個人裝備及團體裝備。一次溯溪需
帶的物品很多,且溯溪器材並不輕,因此應依所溯溪流特
性在裝備上做考量與取捨。當然為了自身安全,負重是多
一分保障,但也需要儘量精簡去除不必要裝備,才不會在
行動上降低敏捷性。至於衣著方面則以化纖混紡毛織品為
佳,腳上除一般健行鞋外另準備溯行鞋(底部為不織布質
料的溪流鞋 ),再加上護腿罩(PE質料)除了防止溯行間
的碰撞傷害並防寒外,在跳躍或穿越叢林石時更為便利。
溯行前的準備
(一)氣象觀察及季節選擇:台灣就整體氣象而言,是屬於亞熱帶
氣候,
– 北部冬季因受東北季風影響雨量較多,
– 南部則較乾燥。
– 夏季因西南季風使南部雨季集中於七~九月。雖說溯溪是不分季節的,
但溪谷水量大小,卻影響溪流溯行的難易度。因此溯登季節與溪流的
選擇是有相當關係的。
– 大致而言,夏季是北部的溯溪旺季,而冬季中南部的高山溪谷,溯行
成功率較高。在溯溪前數天必須密切注意氣象預報,雨天對於溯溪並
無太大影響。
– 但惡劣的天氣,例如颱風、連續大雨,易造成溪水暴漲,絕對不宜溯
行。
– 另從氣溫的角度來看,台灣通常秋冬兩季天氣冷且河流乾涸水量少,
較不適宜。反之,四月中旬到十月下旬氣溫正高,行程中任憑清流撫
過或飛瀑沖刷全身,其中的暢快舒適絕非言語所能形容,是較佳的選
擇,而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山地帶則已進入寒帶,不論是冬季或夏季
溯行都必須加強防寒措施,且相對需要更專業的相關溯登技巧。
溯行前的準備
(二)溯行計劃的擬定:其次是溯行溪流的選定:溪
谷各有不同的地形特徵,所在地不同岩質就有差
異,溪的長度不同,水量就有差別,其水質清澈
亦有不同。通常初級溯溪都採取較單純的地形,
變化較少,以戲水賞瀑為主,再漸進能滿足溯溪
者程度的溪谷。
• 因此事前仔細的選擇溪流、搜集資料、分配成員
職務、計劃採購等、不僅可避免不必要之傷害,
更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注意事項檢查表(一)
選擇溪流
蒐集資料
決定路線
隊伍的組
成
依溯行目的選擇郊山、中級山、或高山溪流。
由等高線圖可判斷溪谷地形,選擇行進路線,
緊急撤退路線,以及臨近登山步徑、宿營、交
通等資料,以備回程使用。
溯行路線、下山路線、預備路線(緊急撤退或
替代用)。
不論是新手或是老手,均不宜單獨冒險溯行,
原則上新手不宜超過全隊1/3,一般溯溪探險以
五到七人為宜,稍具難度的溪流可至十人。若
為郊山大眾化溪谷可多至二十人左右,若人數
過多,不但溯行時間會拖延,照顧不易反而不
便。
注意事項檢查表(二)
職務分配
依隊員專長如繪圖、泳渡、攀岩、記錄等分配。
裝備的調
整
依照溯行路線、人員、季節等調整。
糧食計劃
採購
依一般糧食、行動糧、預備糧調配。以精簡、輕
量為原則,重質不重量。
交
通
儘量避免自行開車,最好採用租車、起始點接駁
的方式,可節省精神與體力的負擔。
緊急連絡
措施
將緊急撤退方案及連絡方式等詳細資料備份留給
守人員。
注意事項檢查表(三)
暖身操
尋找溯行
路線
攀登瀑布
或橫渡岩
壁
溯溪是必須使用全身的活動,為避免造成運動
傷害,溯行前的暖身是必要的。從頸、肩、手、
胸、背、腹、腰、臀、腳等各部位的關節與冗
肉都應該伸展開來。
遇困難地形時,謹甚慎選擇可行路線前進,以
及主支流路線的選擇等,可借助地圖、指北針
與高度計來斷定。高繞路線應選坡度小、植被
良好、岩壁穩定之處繞行。並應注意上方踢落
的落石,慎防隱藏在林間、石縫中的蜂、蛇等。
先選擇路線,勘查把手點與確保點,運用三點
不動一點動的攀岩原則進行。
注意事項檢查表(四)
深潭泳
渡
應先觀察水流速度及可能產生漩渦之處,
在做好確保之後才可進行。
橫渡溪
流
選擇橫渡地點及橫渡方式,可利用跳躍
岩石、游泳、輔繩、木杖或數人互助同
時渡河。
避免在岩質不穩或易落石地帶紮營。在
天候不佳時,營地應選擇在最高水線以
上,以避免山洪暴發,措手不及。
宿營地
點
三不原
則
不貪快、不摸黑、不做超過本身技術能
力的動作。
台灣溯溪史
• 溯溪最早源起於義大利的阿爾卑斯山區,日本將之發揚
光大,使之成為溯溪王國
• 日據時代,沼井鐵太郎在「台灣山岳」的一編「大屯火
山彙登山論史」中提到昭和時期就在大屯火山彙的菜公
坑溪,龍形溪、泉源溪、大屯溪、八連溪等溯溪過,這
是台灣最早的溯溪文獻記載。
• 民國五十多年日本隊伍亦來台溯行老濃溪及南梓仙溪
• 然真正溯溪則始自1982年日本大阪草協會來台溯行沙里
仙溪,因颱風撤回,一年後秋季大阪草協會捲土重來溯
行成功。然大阪山岳會卻早在同年春季溯楠梓仙溪登玉
山主峰成功,台北溯溪俱樂部有梁明本及莊再傳隨行,
這一壯舉刺激了日本溯溪界,也為台灣登山界注入一股
溯溪的強心劑
阿爾卑斯山
菜公坑溪
八連溪
大屯溪
荖濃溪
攀岩的三大金科玉律
1.三點平衡。(three- point suspension)
三點平衡是攀岩的基本原則,但其根本的義意在於維持平
衡。當攀登時我們必須依靠肢體來維持身體重心的平衡、
並用支撐身體的重量。三點平衡,使我們能夠空出一肢手
或一肢腳;往下一個點移動,如果身體的重心不能平衡;
我們可能無法移動肢體,攀登的動作也無法持續。攀岩的
技巧其實也就是平衡的技巧,即使是動態的動作也只是為
了尋求新的平衡點,所有的攀岩技巧全都維繫在平衡之上。
2.攀岩是用腳來出力,用腳來爬。
即使你的雙臂是天生神力,也不可能只用手攀爬100公尺,
攀岩技巧的高低取決於攀登者用腳的技巧。
3.攀岩的技巧就是爬得省力的技巧,也就是利用最有效率的
技巧來攀爬。
從無數次的攀岩比賽中可以証實,能贏得勝利的往往是最
聰明的攀岩者,而非最強壯的攀岩者。
台灣溯溪史--登山協會
• 19 83年6月13日彰化登山協會首先成立溯
溪俱樂部,由有多次溯溪經驗的黃孟宗擔
任首任部長,開 始全力發展溯溪運動。
• 1985年中日聯溯唯金溪登關山成功後,
中華民國協會於同年11月12日成立台北溯
溪俱樂部,十年來在兩位部長梁明本及莊
再傳努力下負起溯溪的推廣成效良多。
台灣溯溪史--學生社團
• 1986年起學生社團開始嚐試高山溪谷溯登
– 輔大山社粘峻熊、王大齊、劉建宏和彭祺煒四人溯老濃溪上
玉山,雖未成功,但其精神可嘉。
– 兩年後1988年遂有逢甲萬里登山社許達昌、蔡啟聰和陳信義
溯假名字溪登白姑大山成功
– 台大山社杜德明、陳俊興和祝基正三人溯南湖溪登南湖大山
成功,台大山社甚至力克高達 120公尺的南湖大瀑布,更把高
山大岩壁的攀登應用於高山溪谷大瀑布的攀登上,為高山溪
谷的探險寫下新紀元
– 此後數年雖有少數大專山社溯行高山溪谷,但大都沿著中日
聯隊已溯成的溪流進行經驗的溯攀
– 直至1993年 9月逢甲萬里登山社溯萬大南溪登頂干卓萬山才
有學生社團再度完成高山溪谷溯登
– 1994年春假興大法商登山社趕在日人之前溯托博闊溪登屏風
山成功,為台彎溯溪史寫下輝煌的一頁,至此學生社團溯行
高山溪谷告一段落。
台灣溯溪史
• 1990年以後中日聯隊因已完成台灣五岳溪谷
的溯登,高山溪谷的腳步逐漸放慢
– 彰化山協溯溪俱樂部和四季溯溪俱樂部開始遞補
這段空白。
– 1990年12月1日林宗聖設立台灣登山研究所同時
成立四季溯溪俱樂部,決把在大屯山群溯行經驗
移往高山溪谷。
– 1992年元月日本大阪草協會二度來台溯行太麻
溪仍鎩羽而歸,日本茂木完治在當年「岳人」雜
誌5、6月號,發表了兩篇「饒富魅麗的台灣溪
谷」,為日本溯溪隊來台溯行十年高山溪谷的感
言,也為台灣開啟溯溪的風氣。
台灣溯溪史
• 1990年以後中日聯隊因已完成台灣五岳溪谷的溯登,高山溪谷的
腳步逐漸放慢
– 彰化山協溯溪俱樂部和四季溯溪俱樂部開始遞補這段空白。
– 1990年12月1日林宗聖設立台灣登山研究所同時成立四季溯溪俱樂部,決
把在大屯山群溯行經驗移往高山溪谷。
– 1992年元月日本大阪草協會二度來台溯行太麻溪仍鎩羽而歸,日本茂木完
治在當年「岳人」雜誌5、6月號,發表了兩篇「饒富魅麗的台灣溪谷」,
為日本溯溪隊來台溯行十年高山溪谷的感言,也為台灣開啟溯溪的風氣。
• 面對台灣成百上千的高山溪,國人應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完成百
岳換個角度溯溪上百岳,林宗聖正推廣「台灣百名山」亦鼓舞溯
溪上百名山以拓展視野,增加山岳的可能性,國內的登山社團應
走出象牙塔,積極培養全方位的溯溪人才,台灣高山溪谷的世界,
才有重見天日的時刻,單靠數個溯溪俱樂部的努力還是不夠
• 而日本人 每年或隔年都會來台溯行高山溪谷不就是在鞭策國人
佔地利之便應全力以赴嗎?我們不管是學生社團或社會團體,應
確實發奮圖強!
溪谷分類
• 初級溪谷
– 高度一千公尺以下
– 行程一天至一天半
• 中級溪谷高度
– 一千公尺至二千公尺
– 行程三、四天
• 高級溪谷高度二千公尺以上
– 行程四、五天以上
溪谷等級
• A級溪
– 適合入門者,可當天往返
• B級溪
– 適合具備初級技術者,需繩索攀登、 深潭泳渡
• C級溪
– 適合具備中級技術者,需人工攀登
• D級溪
– 適合具備中、高級技術者,中長程、必要時需緊急露宿
• E級溪
– 適合具備高級技術者,長程、需緊急露宿
• F級溪
– 探險家程度,困難地形若溯登失敗會導致死亡
溪流水系分類
(1)樹枝狀水系
(2)羽毛狀水系
(3)平行狀水系
(4)放射狀水系
(5)斷續狀水系
(6)向心狀水系
溪流等級
• 一級溪
– 溪流最上源無支流來會
• 二級溪
– 一級溪和一級溪相會而成
• 三級溪
– 二級溪和二級溪相會而成
• 四級溪
– 三級溪和三級溪相會而成
註:低級溪和高級溪相會者不增加級數
溪流等級圖
瀑布型態
瀑身型態分類表
瀑壁型態分類表
瀑潭型態分類表
帽岩型態分類表
溪攀方式
• 休閑式
– 不苛求裝備,無一定目的,隨興所至,漫游溪
谷。
• 探險式
– 中、高級以上溪谷,需熟練技術。
• 地域研究式
– 綜合調查某山區之所有河流、稜脈、地質、步
道、動植物生態等。
溯溪圖之判讀與繪製
溯溪計劃與執行
(1) 選擇溪流
(2) 隊伍組成
(3) 溯登季節時期
(4) 資料蒐集
(5) 決定路線
(6) 交通問題的解決
(7) 溯溪裝備的整理
(8) 糧食計劃與採購及醫藥用品的準備
(9) 溯行人員職務分配
(10) 執行所獲資料整理與歸檔
溯溪裝備
個人裝備 + 團體裝備 + (登山健行裝備)
• 個人裝備 :
安全頭盔、溯溪鞋、手套、盥洗用具、救生衣、
換洗衣物、雨具、飲水、護腿、直式背包、防水
內袋、泳鏡、排汗衣褲、露宿袋、普魯士繩一組、
傘帶五公尺二條、胸帶、座式吊帶、鉤環、八字
環、自攀器、零食、防水小背包等。
• 團體裝備 :
編織繩、錨樁、岩鎚、地圖、指北針、高度計等。
溯溪防滑鞋 長統的萊卡布料
• 青苔上就屬菜瓜布底最防滑,配
合潛水布萊卡布料作成的鞋子當
然就更輕巧,不怕泡在水裡
• 選購
– 大小一定要剛好合腳.不可太大或
太小.太小走路腳會很痛.稍微大一
點走路易起水泡,同時由於鬆鬆的
會不易用鞋尖去踩腳點
• 保養
– 新買的綁鞋帶式溯溪鞋一定要先
用縫線膠將所有的縫線上膠以延
長壽命,否則可能穿一次就斷線開
花.
– 平時可照登山鞋保養方式塞入報
紙放在陰涼處風乾以維持鞋型
– 不可晒太陽以免鞋子變硬脆化
海灘鞋
• 水上活動專用鞋,適合溯
溪、珊瑚礁石、釣魚
– 大口徑鞋口搭配可調式拉
扣,穿脫方便並可調整口
徑,包覆性更佳。
– 超輕質伸縮潛水衣布料,
快乾且兼具耐用效果。
– 3D立體包覆型 Spider
Rubber 蜘蛛橡膠鞋底提高
止滑效果,適合 溯溪、珊
瑚陸面、釣魚等用途。
防水袋
• 是專門為戶外休閒活動所設計的
袋子,用途廣泛如釣魚,獨木舟,划
船,自行車, 露營,溯溪等等,不論
雨天或是潮濕的狀況,它高防水
設計的功能可確保食物,衣物,裝
備不受潮:完全不用擔心物品被
弄濕.
• 多數採用先進的EVA材質,他本
身有三項特點;環保材質, 比PVC
三倍以上的彈性,重量比PVC輕
50%. 使用防水袋,可以在盡情享
受戶外休閒活動的同時卻又不會
為地球環境造成負擔
德國製 ORTLIEB 防水溯溪浮力袋
• 德國原裝進口特殊尼
龍布製成保證絕對防
水,絕不滲漏;在水
中並可當成浮力袋使
用,不怕壓力、可當
枕頭用途;沖氣後可
載重一個人重量;是
最高品質的防水背包。
相機防水袋
1. 完全密封的保護裝置,防止水,
濕氣,灰塵,油污,泥沙,雪等,傷
害有價值的電子產品
2.可直接操作,可直接經由保護套
操作電子產品
3.可漂浮的,如果不小心掉入水中,
別擔心Aquapac保護套是可
浮在水面上的
4.抗鹽害,保護套使用新式高科技
設計,能在海水使用
5.抗紫外線,此材質不會硬化龜裂
6.有極地的工作溫度-25度,使在
雪地也能操作此產品
綜合運動用安全頭盔
• 適用於:溯溪、攀岩、
泛舟、獨木舟、滑溜
板、雪地滑板、自行
車。
通風性一級棒共有
19個通氣孔,主體
為耐衝擊 ABS樹栺,
可拆洗泡棉內裡,超
輕量430公克。
防滑手套
• 溯溪防滑、
防刮、耐磨
又靈巧,是
一雙溯溪、
潛水必備的
好手套。
歐都那拋繩救生袋
• 溯溪救生,
海上救難,
水上活動
安全繩索
水上救生繩 - 附有拋繩袋
• 本繩索或拋繩袋均能
漂浮於水面,全長10
公尺
水上浮救生衣
• 容易攜帶,可
摺疊;附外袋
收藏,浮力 90
公斤。
無袖、短褲、連身 溯溪防寒衣
• 潛水布料製成,
防刮、耐磨、保
暖、防寒衣
水中防水相機
• 100%防
水可潛水
14
呎 kodak
film
27exp
溯溪用綁腿
• 防撞 防磨 防擦
防水姪 防曬 最
佳良伴
透氣 護膝
• 溯溪 休閒 運動皆宜
• 防撞 防磨 防擦 防拉
傷 防運動傷害 最佳
良伴
• 美國杜邦
COOLMAX 透氣布
料
溯溪 休閒 防水背包
• 防撞 防磨 防擦 防水最佳選擇
完整背負系統 讓溯溪更輕鬆 更簡便
勾環
• 選購
– 盡量不要選用勾環開口處有倒勾凹槽式的勾環.
以免單手拿勾環時常會勾住繩子
• 保養
– 在溯行完後可以選用WD-40潤滑油在安全鎖及
彈簧開關處上油去銹同時增加下次操作時勾環
之方便性
為何要學習溯溪手語
• 手語是聾人彼此間溝通之語言,以手勢、肢體動
作及臉部表情所配合替代語言之視覺語言。而視
覺語言中的動作,是用視覺因素所組成。這些視
覺因素包含的有:
一、位置
這是指某一手語打出時的位置所在。
• 例如:高繞、尋找,是在頭部的地方。
二、手、形
這是指在打某一手語時用雙手或單手所用之手形而言。
• 例如:家、沒有….等。
三、方向
這是指打出每個手語時,手或手臂所面對或所指之方向而言。
• 例如:游泳和風流、考試和賽跑。
為何要學
• 溯溪時因為水量大而且懆雜,在瀑布上方
之攻擊手與下面之隊員不能用語言溝通時,
用手勢作為一種彼此能夠表達相互之意思
所用之語言,手語正是無聲更勝有聲的最
佳表達方法。
• 溯溪手語是溯溪技術其中之一。
溯溪手語大致上可歸類為三種
一、通用類:如=分叉溪、峽谷、瀑布等。
二、裝備類:如=頭盔、岩釘、背包等。
三、技術類:如=架繩、高繞、橫渡等。
溯溪手語
• 架繩:左右手食指做勾狀,雙手往前方掛下 。
• 拆繩:左右手食指做勾狀,雙手由前方往後 ,與架繩做反方向
之動作。
• 拋繩:右手做繩子手勢 ,右手由拳變五指彈開做拋棄狀 。
• 給繩:右手作繩子手勢 , 再右手掌心向上指尖轉朝向右胸前 。
• 拉繩:左手在右手之前方做 拔河狀。
• 危險:右首掌心拍左胸數次。
• 繩子 :右手拳做繞圈狀如牛仔舞繞繩狀 。
• 晃動:左右手掌心朝下雙手上下晃動。
• 落石:
右手握拳敲頭盔數次
• 峽谷;左右手掌心相對,由上往下直劃下。
溯溪手語
• 確保:右手握拳由左肩往下滑到右腰部之處。
• 瀑布:左手握拳提胸前,右手拳在左手上方打開右手五指
往下伸張。
• 高繞:右手掌心向下指尖朝左由頭之右上方往左劃過。
• 困難:右手姆指和食指掐右臉頰。
• 幫忙:左手豎大拇指、右手掌心拍左手拇指數次。
• 尋找:右手掌心朝下大拇指觸眉心處眼睛做張望狀。
• 等待:右手掌心朝左中止及無名指彎曲觸手掌心。
• 救援:左手食指與右手食指交叉成十狀。
• 營地:右手掌心貼右臉頰做睡覺狀。
• 撤退:雙手掌心朝耳後並往後揮動。
溯溪手語
•
•
•
•
•
•
•
•
停止:左手掌心朝下,右手掌心朝左指尖頂左手心。
開始:左右手掌心朝下虎口合併再往上打開成掌心相對。
檢查:右手食指及中指彎曲,掌心朝內,在眼前繞圈。
倒木:右首作’等待’之手勢,往左側倒下手臂橫胸前。
背包:左右手作揹背包狀。分叉溪:左右手高舉掌心相對。
前面:右手掌心朝前並向前推。
後面:右手曲肘掌心向下並往右肩向下搖動。
裡面:左手掌心朝內橫放胸前,右手五指作抓物狀,掌心
向下放於左掌心內。
• 外面:左手掌心朝內,右手掌心朝外置左手背並往外推出。
溯溪手語
•
•
•
•
•
•
•
•
•
•
上:右”六”掌心朝外往上伸。
下:右”六”掌心朝內往下伸。
左:右手拍左手臂。
右:左手拍右手臂。
中間:左手之中指、無名指、小指彎曲,而大拇指及食指
之指尖朝向右,右手食指放於左手。
快:右手食指一繞圓弧數次。
慢:右手掌心朝下指尖上下點動數次。
注意:雙手握拳右手交叉於左手上置於小腹前方。
不懂:右手掌心朝上小指觸右胸處往上撥兩次。
水量深淺:右手掌心朝下靠右腿處,視現況之水深多寡,
量適合之高度。
學而時習之
• 為彼此間有良好之溝通默契,學而時習之
(學了以後要常常練習)免得日後在溪谷中吼
的面紅耳赤,他人仍莫宰羊!切記切記。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1.頭盔:保護頭部,降低落石、墜落時頭部
衝擊。應採用具有UIAA認證的岩盔
2.坐式吊帶:採用不影響行進(腳環可調整
且可拆式)、不易吸水、且裝備掛環至少3
環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3.梨型保險鉤環(變大D型保險鉤環)( ×1 ~
2):用來聯結坐式吊帶與確保繩,建議使
用開口大且無鉤槽者以方便操作。使用2個
則是方便聯結自我確保系統及垂降、上昇
變化等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4.八字環:垂降或確保攀登者。可用一小鉤
環穿過大孔掛於吊帶之裝備掛環
5.攀昇器組(含一保險D或O型鉤環):代替
普魯士繩自我確保攀登用,效率高且方便
操作。女孩子臂力較差,建議使用附有握
把之Jumar攀昇器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6.普魯士繩環組(含φ5 ~ 5.5mm長短繩環各
一):可作普魯士攀登、聯結攀昇器確保
攀登、橫渡及固定點自我確保用。繩環長
度視個人身高有所不同。例如使用110cm
之長繩環,需110 ×2+45 =265cm之繩子
(雙漁人結耗去45cm繩子);使用60cm
之短繩環,則需60 ×2+45 =165cm之繩子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7.雙鉤環組:用於橫渡(及過中間支點時)、
固定點自我確保及聯結攀昇器。可採用下
列三種系統之一:
1.普魯士繩環組+D型鉤環(無保險) ×2 —毋需
多餘裝備,惟使用效率及便利性差
2.5 ~ 6mm之短繩中間附近打雙八字結聯結於吊
帶之梨型保險鉤環,頭尾打艾凡斯結(雙八字
結)各加一D型鉤環—使用效率高且方便操作
3.雛菊帶環鍊+D型鉤環 ×2 —有(2)之優點且能
自由調整確保距離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8.扁帶(6M)+D型鉤環 ×1:短距攀登、橫渡、垂
降、吊拉背包時代替主繩使用。扁帶雙頭各打一
雙八字結套入D型鉤環,餘下扁帶中間部份(雙
股)接著套入,形成一個繩圈後斜背於身上,如
此就算背上背包也能從鉤環處快速抽取,方便使
用。卸下後先拆扁帶中間部份(雙股),再使一
八字結離開鉤環即可全長使用。雙八字結耗去約
60cm之扁帶,故6M扁帶雙頭打八字結,全長變
為600 – 60 ×2 =4.8M(含結長),對折2次後恰
為適合斜背之長度。另並可綁簡易式坐式吊帶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9.快扣一組(長):提供Leader架設中繼確
保點使用(當作團體裝備)或自我確保
10.地圖、指北針:為定位不可或缺之工具。
地圖至少使用1/25000之比例尺並加防水處
理。指北針需有基本底版、內含液體的圓
形方位刻度轉盤等基本配備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11.溯溪鞋:有下列二種可供選擇:
(1) 傳統溪釣防滑鞋:柔軟、保暖且抓地性佳,也
有外兩指及內兩指的設計,抓地性更好。缺點為
腳踝、腳底保護性差,需加護踝及鞋墊,較適合
短程溯溪及攀瀑等活動使用
(2) 綁帶式溯溪鞋:登山鞋型,對腳踝、腳底的保
護性良好,特別適於長程溯溪,並有可換鞋底的
款式,於走山徑時將毛氈底換為橡膠底或磯釘底,
瞬間成為登山鞋。惟鞋底較硬,抓地性較差、易
進小石子(可用護脛解決此困擾)。另需加防寒
襪增加保暖性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12.防寒襪:潛水布材質,增加足部保暖性
13.護脛:潛水布材質,保護小腿脛骨(不含
膝蓋)。建議採用側面全拉鏈且上下有魔
術貼布的樣式,正面並用5mm厚度加強,
如此不會因泳渡或沖瀑時滑落。若正面底
部加縫鉤子,則可扣入綁帶式溯溪鞋之鞋
帶,避免小石子進入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14.護膝:有套腳式及魔術貼布式,套腳式穿脫不便
但不易滑落;魔術貼布式則反之
15.頭巾或泳帽
16.溯行基本衣物:一件長袖排汗衣為基本,可再添
加一件長(短)袖排汗衣或襯衫增加保暖性,而
釣魚背心多元的置物空間及快乾性也可考慮。另
溯行休息時可採用輕便、快乾的刷毛材質(例如
Polartec 100)夾克或背心增加保暖,並可搭配雨
衣防風使用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17.雨衣
18.2 ~ 4mm防寒背心(短袖) :增加溯行時的
保暖性
19.3 ~ 5mm護腰:對增加溯行時腰、腹的保
暖性有極大助益,也可充當睡墊
20.登山(排汗)褲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21.φ(2 ~ 4mm防寒褲):增加溯行時的保
暖性,可代替溯行褲、護脛及護膝。惟潛
水材質不透氣、活動性差且褲子無法像衣
物於溯行時穿脫自如,故較不適用於常要
大高繞或山徑長的行程
22.手套:採用棉布手套作為山徑(或高繞)
時使用。另寒冬溯溪時,使用手掌皮質、
手背潛水布材質手套,耐用、保護性、保
暖性與(抓繩)觸感兼顧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23.頭燈(含備用電池):建議使用LED $鹵
素燈泡二合一之型式,LED燈省電,可用於
營地生活,鹵素燈泡穿透力強,適合夜間
行進
24.哨子:急速三哨音,為國際求救信號
25.泳鏡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26.水壺或保溫瓶
27.背包(≥ 45L):採用直式登山背包,不易吸水
又耐磨之攀登型且容量可延伸者為佳
28.防水袋(≥ 35L):溯行中置放怕水的宿營裝備,
防水袋與背包的結合即為一良好的浮包。另一些
較不怕水的裝備,如拖鞋、炊具、行動糧…等可
置於與背包的空隙中(可另作防水處理),如此
減少溯行時防水袋因開關頻繁而造成溼氣或滲入
雨水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29.睡袋:建議使用羽毛製品(總重小於
1kg),以達到最大的保暖性及最小的體積。
需配合露宿袋,達到防水、防風的效果且
無淋溼的困擾
30.露宿袋:提供露宿時睡袋防水、防風、透
氣的保護,應使用透氣性較好的GTX材質,
僅防水不透氣的材質嚴禁使用。若僅二天
已知溪谷溯行或訓練(例如初溯進階營),
則可不備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31.睡墊:有下列幾種可供選擇:
(1) 鋁箔睡墊:輕便、多用途性並可省去地布。可環繞收於
背包與防水袋間,較不會因掛於背包外造成行進時的不便
(2)泡棉睡墊:睡眠品質較好,惟體積大,需外掛影響行進
(3)半身充氣睡墊:睡眠品質最好、收後體積小、且地布積水
時可保持露宿袋不致泡於水中降低防水性(2~3個結合後
可當浮板使用),惟單價高且需注意如箭竹等刺破的可能
性
(4)直接使用現有的裝備,如背包、防寒背心、救生衣…等組
合運用
32.防水地布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33.宿營衣物:換洗衣褲、保暖衣物(冬季時
建議使用羽毛衣)、禦寒帽、保暖襪
34.拖(涼)鞋
35.盥洗用具、面紙
36.大塑膠袋:可隔絕溼氣、防風、防(裝)
水、宿營時物品置放及垃圾打包等多用途
性
二天(含)以上溯溪個人裝備
37.求生盒:可含求生毯、多用途小刀、個人
葯品、打火機、火種、細繩、針線包、鑰
匙燈、鹽(空軟片盒)、高單位維生素、
即溶高熱量飲品、小塑膠袋(沖洗傷口)
等
38.餐具
39.瓦斯罐、米、行動糧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1.主繩(φ8 ~ 9.5mm ×40 ~ 50M) ×2:
為最重要的團體攀登裝備,長40~50M至少需備二條,其
中一條可採用雙盤式收繩,如此方便當作短繩使用。若人
數較多,則可考慮加帶一條20 ~ 25M之短繩。有下列二種
可利用:
(1)φ9 ~ 9.5mm浮水繩:
彈性小、延展性低且能浮於水面,適用於深潭泳渡、垂降、
岩面 邊攀、短距(人工)攀登及拖拉系統,特別適合於
峽谷、深潭遍佈之中游溪谷
(2) φ8 ~ 9mm dry(不吸水)動力攀登繩:
彈性大,能吸收墜落時之衝擊荷重、降低固定(確保)點、
Leader及確保者受力,為長距先鋒攀登時不可或缺,可視
地形採用單繩或雙(子)繩攀登,攀瀑活動至少需備一條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2.輔助繩(φ5.5 ~ 6mm ×20 ~ 25M):
– 可用於橫(泳)渡、岩面邊攀、長潭續接主繩、
拋掛冰錘、單繩垂降收繩及外帳搭設等多用途
3.冰(岩)鎚 ×2:
– 敲拔岩釘、清手點、鏟步階(崩地)及拋掛作
業等。溯行隊伍需有2支,方能快速回收岩釘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4.岩釘(Piton):
– 為溯溪最常用的人工確保(固定)點,攜帶的種類及數量依溪谷的
類形(峽谷型或瀑布形)及溯行的方式(完全溯登或快速通過)而
有所不同。現今常用的岩釘多為鉻鉬鋼製,依形狀有下列幾類:
(1) 刀型岩釘(Knifeblades):
– 薄片狀,適合小裂隙,常用於突破中游的 峽谷、深潭。至少攜帶3支
(2) 劍形岩釘:
– 厚度大且長度較長,掛耳與釘身非同平面,適合中等裂隙,常用於上游的瀑
布攀登 或高繞。至少攜帶2支
(3) 箭形岩釘(Lost arrows):
– 同劍形用途,惟掛耳與釘身垂直,最適宜兩邊不等平面之中等橫裂
隙,以方便掛鉤環及拆除。至少攜帶1支
(4) 直角岩釘(Angles):
– V字型,利用三點抗彎保持平衡,適合大裂隙。若橫裂隙時,釘身需
成Λ字型\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5.活動岩械(Friend):
– 適合大裂隙及(淺)岩洞的人工確保點,裝拆
最方便,惟重量較大且需注意溼滑面的穩定性
6.岩械(Nuts):
– 較適合直裂隙使用,重量輕、置放方便但極需
技術及經驗,溪谷應用時機較少。另需攜帶牙
簽拆除用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7.鑽孔器 ×1:
– 配合冰(岩)鎚鑽設膨脹錨樁
8.膨脹錨樁(Anchor):
– 用於光滑岩面的永久人工確保(固定)點,鑽
設耗工、時(15 ~30min/支)且破壞岩面,非
萬不得已不採用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9. 繩梯 ×1對:
– 由D、O型鉤環或菲菲鉤聯結確保點人工攀登,
或掛於困難地形供隊員通過
10.自由鉤環 :
– 為不聯結任何裝備之D型鉤環(無保險),可
隨時提供Leader架設中繼確保點使用。溯行成
員自由鉤環總數應不少於6個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11. 短帶(繩)環 :
– 配合自由鉤環架設中繼確保點。對於常會造成
主繩拖曳之之字型攀登、凹岩隙人工確保點、
樹幹天然確保點或雙套結繫結岩釘釘身(岩釘
部份打入裂隙)等,遠較快扣組適宜。溯行成
員短帶(繩)環(普魯士繩環組除外)總數應
不少於6條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12.岩鉤(Hooks) ×1 ~ 2:
– 用於深潭泳渡或岩面邊攀時,鉤住岩石邊緣或
小岩洞作為臨時把手點
13.滑輪 ×1 ~ 2:
– 架設拖吊、救難系統
14.救生衣 ×1
– 於峽谷、深潭遍佈之中游溪谷特別需要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15.高度計 :
– 為定位之重要參考工具,惟易受天候變化影響
精確度(例如忽然下大雨,氣壓降低,高度值
驟昇),故溯行隊伍至少需有2支俾能互相參
16.藤剪 ×1:於垂降、高繞時剪除莖藤
17.單手繩刀 ×1:
– 能單手操作快速割斷繩索或當作一般小刀使用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18. 山刀 ×1
19. 保溫瓶 ×1 ~ 2
20. 水袋
21. 急救包 + 針線包
22. 毒蛇急救器 ×1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23. 無線電 ×1
24.短距對講機 ×1對
25. 行動電話 ×1
26.GPS ×1
27.收音機 ×1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28. 照相機
29. 外帳
30. 營燈 ×1
31. 鋸子 ×1
32. 炊具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33. 腰鍋(營火鍋)×1 ~ 2
34. 瓦斯爐頭
35. 擋風板 ×1
36. 汽化爐具 ×1組
二天(含)以上(探勘行程)溯溪
團體裝備
37. 去漬油
38. 雨傘 ×1
39. 扇子 ×1
40. 公糧
1、 體驗營個人裝備檢查
• □ 頭盔(工程帽) □ 扁帶(6M)-簡易坐式吊帶
□ 溯溪鞋 □ 溯行基本衣物
• □ 登山(排汗)褲 □ 雨衣 □ 換洗衣物 □ 水
壺或保溫瓶
• □ 小背包 □ 餐具 □ 行動糧 □
2、 初溯營個人裝備檢查
•
•
•
•
•
•
•
•
•
□ 頭盔 □ 溯溪鞋 □ 棉布手套 □ 面紙
□ 坐式吊帶 □(防寒襪) □ 頭燈(含備用電池) □ 餐具
□ 梨型保險鉤環 □ (護脛) □ 哨子 □ 行動糧
□ 八字環+小鉤環 □ (護膝) □ (泳鏡) □ (雨傘)
□ 攀昇器組 □ 頭巾或泳帽 □ 水壺或保溫瓶 □
□ 普魯士繩環組 □ 溯行基本衣物 □ 小背包(20~30L) □
□ (雙鉤環組) □ 雨衣 □ 多用途小刀 □
□ (扁帶(6M)+D型鉤環) □ 登山(排汗)褲 □ 個人藥品 □
□ □ 換洗衣物 □ 打火機 □
3、 初溯進階營個人裝備檢查
•
•
•
•
•
•
•
•
•
•
•
□ 頭盔 □ 護脛 □ (泳鏡) □ 大塑膠袋
□ 坐式吊帶 □ (護膝) □ 水壺或保溫瓶 □ 多用途小刀
□ 梨型保險鉤環 □ 頭巾或泳帽 □ 背包(?45L) □ 個人藥品
□ 八字環+小鉤環 □ 溯行基本衣物 □ 防水袋(?35L) □ 打
火機
□ 攀昇器組 □ 雨衣 □ 睡袋 □ 餐具
□ 普魯士繩環組 □ (防寒背心(短袖)) □ (露宿袋) □ 瓦斯 罐
□ 雙鉤環組 □ (護腰) □ 睡墊 □ 米 碗
□ 扁帶(6M)+D型鉤環 □ 登山(排汗)褲 □ 防水地布 □ 行動
糧餐
□ 地圖、指北針 □ 棉布手套 □ 宿營衣物 □
□ 溯溪鞋 □ 頭燈(含備用電池) □ 拖(涼)鞋 □
□(防寒襪) □ 哨子 □ 盥洗用具、面紙 □
4、 中溯營&二天(含)以上溯溪活
動個人裝備檢查
•
•
•
•
•
•
•
•
•
•
•
•
□ 頭盔 □ 護脛 □ (泳鏡) □ 求生毯
□ 坐式吊帶 □ (護膝) □ 水壺或保溫瓶 □ 多用途小刀
□ 梨型保險鉤環 □ 頭巾或泳帽 □ 背包(?45L) □ 個人藥品
□ 八字環+小鉤環 □ 溯行基本衣物 □ 防水袋(?35L) □ 打火機
□ 攀昇器組 □ 雨衣 □ 睡袋 □ 火種
□ 普魯士繩環組 □ (防寒背心(短袖)) □ 露宿袋 □ 餐具
□ 雙鉤環組 □ (護腰) □ 睡墊 □ 瓦斯 罐
□ 扁帶(6M)+D型鉤環 □ 登山(排汗)褲 □ 防水地布 □ 米 碗
□ 快扣一組(長) □ (防寒褲) □ 宿營衣物 □ 行動糧 餐
□ 地圖、指北針 □ 手套 □ 拖(涼)鞋 □
□ 溯溪鞋 □ 頭燈(含備用電池) □ 盥洗用具、面紙 □
□(防寒襪) □ 哨子 □ 大塑膠袋 □
溯溪技術
•
•
•
•
•
游泳 : 深潭泳渡
攀岩 : 巨石、岩壁攀爬與橫渡、瀑布攀登
繩索操作 : 上升、下降、激流橫渡
高繞路線的選擇
地圖研判、定位
危險的流星法
溯溪注意事項
1.儘可能不要長時間浸在水裡
2.因體內熱量容易消耗及疲倦,且無法保持
體溫平衡。
3.避免雨天溯溪活動。
4.行程沿途應多加注意防範,並備急救藥品。
5.溯溪活動宜早上出發。
6.應儘量避免破壞環保自然生態等。
結論
• 溯溪之技術性 :涵括登山、露營、游泳、攀
岩、定位運動、地圖研判、野外求生、急
難救助等之綜合性活動。
• 溯溪之學術性 :地形學、地質學、水文學、
地理計量學、動植物生態調查、研究、記
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