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分图论

Download Report

Transcript 第四部分图论

第四部分
4.1
4.2
4.3
4.4
图论
图的基本概念
欧拉图与哈密顿图
树
平面图及图的着色
4.1
图的基本概念
4.1.1 图
无序积A&B={(a,b)|a∈A∧b∈B}
定义14.1 一个无向图是一个有序的二元组<V,E>,
记做G,其中
(1)V≠φ称为顶点集,其元素称为顶点或结点。
(2)E称为边集,它是无序集V&V的多重子集,
其元素称为无向边。简称边。
定义14.2 一个有向图是一个有序的二元组<V,E>,
记做D,其中
(1)V同无向图。
(2)E为边集,它是笛卡儿积V×V的多重子集,其
元素称为有向边。简称边。
如书例14.1
其它规定与概念见书P268
定义14.3 在无向图中,关联一对顶点的无向边如果
多于1条,则称这些边为平行边,平行边的条数称
为重数。
在有向图中,关联一对顶点的有向边如果多于
1条,并且这些边的始点与终点相同(也就是它们
的方向相同),则称这些边为平行边。
含平行边的图称为多重图。
既不含平行边也不含环的图称为简单图。
定义14.4 设G=<V,E>为一无向图,∀v∈V,称v
作为边的端点次数之和为v的度数,简记为度,记
做dG(v),在不发生混淆时,简记为d(v)。设
D=<V,E>为有向图,∀v∈V,称v作为边的始点


的次数之和为v的出度,记做
,简记
。称
d
(v)
d D (v)
v作为边的终点的次数之和为v的入度,记做
,
简记作
, d  (v) d 称为v的度数,记做d
(v )  d  (v )
d D (v)
(v)。
(G ),  (G )
 (G),  (G ),  (G),  (G)




悬挂顶点,悬挂边
偶度(奇度)顶点
定理14.1(握手定理)设图G=<V,E>为任意无向图,
其中结点集合为V={v1,v2,…,vn},|E|=m,则
n
d
i 1
G
(vi )  2m
定理14.2 设有向图D=<V,E>为任意无向图,其中
结点集合为V={v1,v2,…,vn},|E|=m,则
n

i 1
d G (vi )  2m 且
n
d
i 1

D
n
( v i )   d D (vi )  m

i 1
推论 任何图(无向的或有向的)中,奇度顶点的
个数是偶数个。
定理14.3 设非负整数列d=(d1,d2,…,dn),
则d是可图化的当且仅当
n
d
i 1
i
 0(mod 2)
定理14.4 设G为任意n阶无向简单图,则
(G)  n  1
例:判断下列各数列哪些可图化?哪些可简单图化?
(1)(5,5,4,4,2,1)
(2)(5,4,3,2,2)
(3)(3,3,3,1)
(4)(d1,d2,…,dn),d1>d2>…>dn≥1且∑di为偶数
(5)(4,4,3,3,2,2)
定义14.5
设图G的点集为V,边集为E,图G′的点
集为V′,边集为E′。如果存在着V到V′的双射函数f,
使对任意的u,v∈V,(u,v)∈E(或<u,v>∈E),
当且仅当(f(u),f(v))∈E′(或<f(u),f
(v)>∈E′),并且重数相同,则称图G和G′ 同构,
记作G≌G′。
4
例如:
2
c
d
b
a
3
1
定义14.6 设G为n阶无向简单图,如果任意两个不
同的结点之间都有一条边关联,则称G为n阶无向完
全图,简称n阶完全图,记作Kn(n≥1)。
设D为n阶有向简单图,若D中每个顶点都邻接
到其余n-1个顶点,又邻接于其余的n-1个顶点,
则称D是n阶有向完全图。
设D为n阶有向简单图,若D的基图为n阶无向
完全图Kn,则称D是n阶竞赛图。
如书图14.4
易知:n阶无向完全图,n阶有向完全图,n阶竞赛
图的边数分别为 n( n  1) , n(n  1), n( n  1)
2
2
定义14.7 设G为n阶无向简单图,若∀v∈V(G),
均有d(v)=k,则称G为k-正则图。
定义14.8 设G=<V,E>,G’=<V’,E’>为两
个图(同为无向图或同为有向图),若V’⊆V且
E’⊆E,则称G’是G的子图,G为G’母图,记做
G’⊆G,又若V’⊂V或E’⊂E,则称G’为G的真子图。
若V’=V,则称G’为G的生成子图。
导出子图
如图14.5
定义14.9 设G=<V,E>为n阶无向简单图。以V
为顶点集,以所有使G成为完全图Kn的添加边组成
的集合为边集的图,称为G的补图,记做 G 。
若图 G  G ,则称G是自补图。
如图14.6
定义14.10 设G=<V,E>为无向图。
(1)设e∈E,用G-e表示从G中去掉边e,称为
删除边e。又设E’⊂E,用G-E’表示从G中删除E’
中所有边,称为删除E’。
(2)设v∈V,用G-v表示从G中去掉v及所关联的
一切边,称为删除顶点v,又设V’⊂V,用G-V’表示
从G中删除V’中所有顶点,称为删除V’。
(3)设边e=(u,v)∈E,用G\e表示从G中删除
e后,将e的两个端点u,v用一个新的顶点w(或用
u或v充当w)代替,使w关联e以外u,v关联的所
有边,称为边e的收缩。
(4)设u,v∈V(u,v可以相邻,也可能不相邻),
用G⋃(u,v)(或G+(u,v))表示在u,v之
间加一条边(u,v)称为加新边。
如图14.7
4.1.2 通路与回路
定义 在无向图(或有向图)G=<V,E>中,设v0,
v1,…,vn∈V,e0,e1,…,en∈E,其中ei是关联于
结点vi-1,vi的边,交替序列v0e0v1e1…en-1 vn称为联结
v0 到vn 的通路。v0 和vn 分别称为通路的起点和终点,
通路中所含边的条数称为该通路的长度。
如果通路中的始点与终点相同,则称这条路为回路。
如果经过的边各异,则称此路径为简单通路(回路)
如果经过的结点各异边也各异,则称初级通路或路径
(初级回路或圈),奇圈,偶圈。
复杂通路(复杂回路)
更简单的表示法:
(1)只用边的序列表示通路(回路)。
(2)在简单图中可以只用顶点表示通路(回路)。
定理14.5 在n阶无向图G中,如果存在一条从vi到
vj 的通路,则从vi 到vj 必有一条长度小于或等于n-1
的通路。
推论 在n阶无向图G中,如果从vi到vj存在一条通
路,则从vi到vj必有一条长度小于或等于n-1的初级
通路(或路径)。
定理14.6 在n阶无向图G中,如果存在一条vi到自
身的回路,则必有一条vi到自身长度小于或等于n
的回路。
推论 在n阶无向图G中,如果存在一条vi到自身的
简单回路,则必有一条vi到自身长度小于或等于n
的初级回路。
4.1.3 图的连通性
定义14.12 设无向图G=<V,E>,∀u,v∈V,若
u,v之间存在通路,则称u,v是连通的,记做u~v,
∀v∈V,规定v~v。
定义14.13 若无向图G是平凡图或G中任何两个顶点
都是连通的,则称G为连通图,否则称G为非连通图
或分离图。
易证:连通关系是V上的等价关系。
定义14.14 设无向图G=<V,E>,V关于顶点之
间的连通关系~的商集V/~={V1,V2,…,Vk},
Vi为等价类,称导出子图G[Vi](i=1,2,…,k)
为G的连通分支,连通分支数k常记为p(G)。
定义14.15 设u,v为无向图G中任意两个顶点,
若u~v,称u,v之间长度最短的通路为u,v之间
的短程线,短程线的长度称为u,v之间的距离,记
做d(u,v)。当u~v时,规定d(u,v)=
。

距离有以下性质:
(1)d(u,v)≥0,u=v时,等号成立。
(2)具有对称性:d(u,v)=d(v,u)
(3)满足三角不等式:∀u,v,w∈V(G),则
d(u,v)+d(v,w)≥d(u,w)
定义14.16 设无向图G=<V,E>,若存在V’⊂V,
且V’≠Ф,使得p(G-V’)>p(G),而对于任意
的V’’⊂V’,均有p(G-V’’)=p(G),则称V’是G
的点割集,若V’是单元集,即V’={v},则称v为割
点。
如图14.8
定义14.17 设无向图G=<V,E>,若存在E’⊂E,
且E’≠Ф,使得p(G-E’)>p(G),而对于任意
的E’’⊂E’,均有p(G-E’’)=p(G),则称E’是G
的边割集,若E’是单元集,即E’={e},则称e为割
边或桥。
如上例
定义14.18 设G为无向连通图且不含完全图作为
子图,则称κ(G)=min{|V’||V’为G的点割集}
为G的点连通度,简称连通度。规定完全图Kn的点
连通度为n-1,又规定非连通图的点连通度为0。
又若κ(G)≥k,则称G是k-连通图。
定义14.19 设G为无向连通图,则称λ(G)=
min{|E’||E’为G的边割集}为G的边连通度。规定
完全图Kn的边连通度为n-1,非连通图的边连通度
为0。又若λ(G)≥r,则称G是r边-连通图。
见书例14.6
定理14.7 对于任何无向图G,有
κ(G)≤λ(G)≤δ(G)
定义14.20 在有向图D=<V,E>中,若从结点u到
v有通路,则称u可达v,记做u→v。
规定u总是可达自身的,即u→u。
若u→v且v→u,则称uv相互可达,记做u↔v。则
u↔u 。
定义14.21 在有向图D=<V,E>中,任意结点u,
v,若u→v,称u到v长度最短的通路为u到v的短程
线,短程线的长度为u到v的距离,记做d<u,v>。
定义14.22 设D=<V,E>为一个有向图,若D的
基图是连通图,则称D是弱连通图,简称为连通图。
若任意的u,v∈V,u→v或v→u,则称D是单向连
通图。
若均有u↔v,则称D是强连通图。
如书图14.11
定理14.8 设有向图D=<V,E>,V={v1,v2,…,
vn}。D是强连通图当且仅当D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
至少一次的回路。
定理11.9 设D是n阶有向图,D是单向连通图当
且仅当D中存在经过每个顶点至少一次的通路。
定义14.23 若无向图G的点集V可以划分成两个子
集V1和V2(V1∪V2=V,V1∩V2=Ø)并使图中每一
条边的端点一个在V1中,另一个在V2中,则称图G
为二部图(或偶图),V1,V2称为互补顶点子集,
G记作(V1,V2,E)。又若G是二部图,且V1中的每
一个结点都与V2中的每一个结点邻接,则称G为完
全二部图,记作Kr,s,其中r=|V1|,s=|V2|。
如书图14.13
定理14.10 一个无向图G=<V,E>是二部图当且
仅当G中无奇数长度的回路。
4.1.4 图的矩阵表示
定 义 14.24 设 无 向 图 G=<V , E> , V={v1 ,
v2,…,vn},E={e1,e2,…,em},令mij为顶
点vi 与边ej 的关联次数,则矩阵M(G)=(mij )
n×m为G的关联矩阵。
n v i关联e j的次数
mij  
0 若v i不关联e j
如书图14.14
定 义 14.25
设 有 向 图 D=<V , E> 中 无 环 ,
V={v1 ,v2 ,…,vn},E={e1 ,e2 ,…,em},
则矩阵M(D)=(mij)n×m,其中
 1 若在D中v i是e j的始点

mij   1 若在D中v i是e j的终点
 0 若在D中v 与e 不关联
i
j

称M(D)为有向图D的关联矩阵。
如书图14.15
定义14.26
设有向图D=<V,E>中,V={v1 ,
v2,…,vn},E={e1,e2,…,em},令 aij(1)为顶
点vi邻接到顶点vj边的条数,称 aij1
为D的邻接
nn
矩阵,记做A(D),或简记A。

如书图14.16

定 义 14.27
设 有 向 图 D=<V , E> , V={v1 ,
v2,…,vn}令
1 vi可达v j ,
pij  
否则
0
则称矩阵(pij)n×n为图D的可达矩阵。记作P
(D),简记为P。
例:如下图
1
l5
4
l1
l4
l3
2
l2
3
1 0 0 1 1 
1 1 0 0 0

M (G )  
0 1 1 1 0 


0 0 1 0 1 
1 1 1 0
 1 0 0 1
M (D)  
 0 0 1 0

 0 1 0 1
1 1
0
0 1
0 
P(D)  
0 0
1


 1
0 0
0 1 1 1 
0 0 0 1 

A(D)  
0 0 0 1 


0
0
0
0


1
0
1
0
1
1
1

1
4.1.5 图的运算
定义14.28
定义14.29
如书P290页
4.2 欧拉图与哈密顿图
定义15.1
给定无孤立结点图G,如果图中存在
一条通过图中各边一次且仅一次的回路,则称此
回路为欧拉回路,具有欧拉回路的图,称为欧拉
图。如果图中存在一条通过图中各边一次且仅一
次的通路,则称此通路为欧拉通路,具有欧拉通
路而无欧拉回路的图,称为半欧拉图。
如图15.1
定理15.1
无向图G是欧拉图当且仅当G是连通图。
且图中没有奇度顶点,即各点的度数为偶数。
定理15.2 无向图G是半欧拉图当且仅当图G是连通
的,且G中恰有两个奇度顶点。
如下图:
定理15.3
有向图D是欧拉图当且仅当D是连通的,
且图中每个顶点的入度和出度相等。
定理15.4 有向图D是半欧拉图当且仅当D是单向
连通的,且D中恰有两个奇度顶点,其中一个顶点
的入度比它的出度多1,另一个顶点的出度比它的
入度多1,而其他结点的入度和出度相等。
定理15.5 G是非平凡的欧拉图当且仅当G是连通
的且为若干个边不重的圈的并。
Fleury算法
4.2.2 哈密顿图
定义15.2 经过图(有向图或无向图)中所有顶
点一次且仅一次的通路称为哈密顿通路。经过图
中所有顶点一次且仅一次的回路称为哈密顿回路。
具有哈密顿回路的图称为哈密顿图,具有哈密顿
通路但不具有哈密顿回路的图称为半哈密顿图,
平凡图是哈密顿图。
如图15.6 P300
定理15.6
设无向图G=<V,E>是哈密尔顿图,
则对于结点集V的每个非空子集V1 ,都有p(G-V1 )
≤|V1|成立,其中p(G-V1)是G-V1中的连通分支
数。
推论 设无向图G=<V,E>是半哈密尔顿图,则
对于结点集V的每个非空子集V1,都有p(G-V1)
≤|V1|+1成立。
如例15.4
定理15.7
设图G是具有n个结点(v1,v2,…,
vn)的无向简单图,如果图G中任意两个不相邻结
点均有
d (vi)+d (vj)≥n-1
则图G具有哈密尔顿通路,即G是半哈密尔顿图。
推论 设G为n(n≥3)阶无向简单图,若对于G中
任意两个不相邻的顶点均有
d (vi)+d (vj)≥n
则图G中存在哈密顿回路,即G为哈密顿图。
定理15.8 设u,v为n阶无向简单图G中两个不相
邻的顶点,且d(u)+d(v)≥n,则G为哈密顿
图当且仅当G∪(u,v)为哈密顿图((u,v)是
加的新边)。
定理15.9 若D为n(n≥2)阶竞赛图,则D中具
有哈密顿通路。
4.2.3 带权图与货郎担问题
定义15.3
给定图G=<V,E>(G为有向图或无向
图),设W:E→R(R为实数集),对G中任意的
边e=(vi,vj)(或<vi,vj>),设W(e)=wij,
称实数wij为边e上的权,并将wij标注在边e上,
称G为带权图,此时常将带权图G记做<V,E,W>。
设G‘是G子集,称∑W(e)为G’的权,并记做W
(G‘),即W(G‘)=∑W(e)。
4.3
树
4.3.1 无向树及其性质
定义16.1 设T是无回路的无向简单连通图,则称T
为无向树,或简称为树。
平凡图称为平凡树;
若无向图G至少有两个连通分支,则称其为森林。
悬挂顶点称为树叶。
度数大于或等于2的顶点称为分支点。
如下图:
图1
图2
定理16.1 设G是含n个结点和m条边的简单无向图,
则下列各结论都是等价的,都可作为无向树的定义。
(1)G是树。
(2)G中任意两个不同的结点间,有且仅有一条通
路相连。
(3)G无回路且m=n-1。
(4)G连通且m=n-1。
(5)G连通,但删去树中任意一条边,则变成不连
通图。
(6)G连通且无回路,若在G中任意两个不邻接的
结点中添加一条边,则构成的图包含唯一的回路。
定理16.2 设T是n阶非平凡的无向树,则T中至少
有两片树叶。
4.3.2 生 成 树
定义16.2 设T是 无向图G的子图并且为树,若T是
G的树且为生成子图,则称T是G的生成树。设T是G
的生成树,∀e∈E(G),若e∈E(T),则称e为T
的树枝,否则称e为T的弦。并称导出子图G[E(G)
-E(T)]为T的余树,记做 T 。
定理16.3 无向图G具有生成树当且仅当G是连通图。
推论1 设G为n阶m条边的无向连通图,则m≥n-
1。
推论2 设G是n阶m条边的无向连通图,T为G的生
成树,则T的余树中含有m-n+1条边(即T有m
-n+1条弦)。
推论3 设T是连通图G的一棵生成树, T 为T的余
树,C为G中任意一个圈,则
E (T )
E (C ) ¹ f
定理16.4 设T为无向连通图G中一棵生成树,e为
T的任意一条弦,则T∪e中含G中只含一条弦其余
边均为树枝的圈,而且不同的弦对应的圈也不同。
定义16.3 设T是n阶m条边的无向连通图G的一棵
生成树,设e‘1,e’2,…,e‘m-n+1为T的弦,设
Cr为T添加弦e’r产生的G中只含弦e‘r,其余边均
为树枝的圈,称Cr为G的对应T的弦e’r的基本回
路或基本圈,r=1,2,…,m-n+1。并称
{C1,C2,…,Cm-n+1}为G对应T的基本回路系
统,称m-n+1为G的圈轶,记做 x (G ) 。
定理16.5 设T是连通图G的一棵生成树,e为T的
树枝,则G中存在只含树枝e,其余边都是弦的
割集,且不同的树枝对应的割集也不同。
定义16.4 设T是n阶连通图G的一棵生成树, e1,
e2,…,en-1为T的树枝,Si是G的只含树枝e‘i的
割集,则称Si为G的对应生成树T由树枝e’i生成的
基本割集,i=1,2,…,n-1。并称{S1,
S2,…,Sm-n+1}为G对应T的基本割集系统,称
n-1为G的割集轶,记做 h (G) 。
定义16.5 设无向带权图G=<V,E,W>,T是G
的一棵生成树。T的各边权之和称为T的权,记做
W(T)。G的所有生成树中权最小的生成树称为G
的最小生成树。
克鲁斯卡尔算法(避圈法):
设G=<V,E,W>是n阶无向连通带权图。
1、将m条边按权值从小到大顺序排列,设为e1,
e2,e3,…,em;
2、取e1在T中;
3、依次检查e2,e3,…,em ,若ei与已在T中的
边不能构成回路,则取ei在T中,否则弃去,考虑
ei+1;
4、若T中边的条数小于n-1条,重复执行步骤3,
否则,算法结束,输出最小生成树T。
如例:
12
9
2
11
10
4
1
5
8
7
2
1
3
6
9
8
3
5
6
按权值对边进行排列为:1,2,3,4,5,6,
7,8,9,10,11,12
图中的红线表示
最小生成树的边
10
1
•Prim算法的基本思
2
50
45
30
40
3
25
4
5
55
20
6
15
35
想是:
•1). 选择图G的一条
权值最小的边e1;
•2). 假设G的一棵子
树T已经确定;
•3). 选择G的不在T
中的具有最小权值
的 边 e , 使 得 T{e}
仍是G的一棵子树。
4.3.3
根树及其应用
如果一个有向图的底图为无向树,则该有向图称
为有向树。
定义16. 6 设T是n(n≥2)阶有向树,如果有且
仅有一个入度为0的点。其他点的入度均为1,则
称有向树T为有根树,简称根树。入度为0的点称
为树根,入度为1出度为0的点称为树叶,入度为
1出度不为0的点称为内点。内点与树根统称为分
枝点。从树根到T的任意顶点v的通路(路径)长
度称为v的层数,层数最大顶点的层数称为树高。
将平凡树也称为根树。
a
b
c
d
f
e
i
g
j
k
祖先,后代
父亲,儿子
兄弟
h
l
根树分类:
(1)r叉树;r叉有序树;
(2)r叉正则树;r叉正则有序树;
(3)r叉完全正则树;r叉完全正则有序树;
定义16.8 设T是一棵根树,∀v∈v(T),称v及其
后代的导出子图TV为T的以v为根的根子树。
2叉树,左子树,右子树
定义16.9 设T是具有t片树叶v1,v2,…,vn的二
叉树,且各片树叶所含的权为w1 ,w2 ,…,wt ,
令
W(T)=l1w1+l2w2+…+ltwt
其中,li(i=1,2,…,t)是树叶vi的层数。在所
有带权w1,w2,…,wn 的二叉树中,权最小的那
棵树,称为最优二叉树。 如图16.7
Huffman算法:
给定实数w1,w2,…,wt且w1≤w2≤…≤wt
(1)连接权为w1 w2的两片树叶,得一分支点w3,
其权为w1+w2。
(2)在w1+w2,w3,…,wt,中选出两个最小
的权,连接它们对应的顶点(不一定是树叶),得
新分支点及所带的权。
(3)重复(2),直至形成t-1个分支点,t片树
叶为止。
例如: 已知权值 W={ 5, 6, 2, 9, 7 }
5
6
2
9
7
6
9
7
7
5
9
2
7
5
13
2
6
7
9
7
5
13
2
6
7
0
29
13
0
6
00
1
7
01
0
9
10
1
16
0
5
110
1
7
1
2
111
例 求树叶权为2,3,5,7,11,13,17,21,39
的最优树。
解 首先权最小的两片树叶2
和3“合并”成一片树叶,并
赋以权2+3=5;
再把“合并”的树叶与未处
理过的树叶中权最小的两片
树叶5和5“合并”成一片树
叶,并赋以权5+5=10。
依次类推;
118
45
73
21
24
11
34
17
13
39
17
7
10
5
2
5
3
Huffman树应用
通信中,常用二进制编码表示符号:
如:00、01、10、11分别表示A、B、C、D
等长码表示法
ACBBDCCA可表示为:
0010010111101000
缺点:效率不高
不等长编码
 若{A,B,C,…,H}出现频率不一样,则出现频
率高的用短码字
 例: A,B,C,D,E,F,G,H, 编码为
0,1,00,01,10,11,000,001.
若收到000111, 不能唯一解码:
GFB, CDF, AHF,…等.
原因: 码字互为前缀,如00是001的前缀
定义16.10 前缀码,二元前缀码
 例:{A,B,C,D}编码为 {00,010,011,1}
 收到000111,译为 ACD
如何生成二元前缀码??
0
0
00
1
0
010
1
1
1
011
定理16.6
由一棵树给定的2叉正则树,
可以产生唯一的一个二元前缀码。
如书P314页例16.5,例16.6
二叉树遍历问题:
1、前序遍历法定义为:
(1)访问T的根;
(2)用前序遍历左子树T1;
(3)用前序遍历右子树T2。
2、中序遍历法定义为:
(1)用中序遍历T的左子树;
(2)访问T的根;
(3)用中序遍历T的右子树。
3、后序遍历法定义为:
(1)用后序遍历T的左子树;
(2)用后序遍历T的右子树;
(3)访问T的根。
a
b
d
c
ef
g
i
h
先序:a b d e c f h i g
中序:d b e a h f i c g
后序:d e b h i f g c a
如书例16.7:中缀表示,前缀表示(波兰记法)
由二叉树的先序和中序序列建树
仅知二叉树的先序序列“abcdefg”
不能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如果同时已知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cbdaegf”,则会如何?
二叉树的先序序列 根 左子树 右子树
二叉树的中序序列 左子树 根 右子树
例如:
a b c d e f g
c b d a e g f
先序序列
中序序列
a
b
^ c ^
^ e
^d ^
f ^
^ g ^
问题:已知中序和后序能否唯
一的确定一颗二叉树?已知先
序和后序呢?
例:
中序:BHDAECGF
后序:HBDEGFCA
4.4
平面图及图的着色
4.4.1 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定义17.1 如果图G能以这样的方式画在曲面S上,
即除了顶点处外无边相交,则称G可嵌入曲面S。若
G可嵌入平面,则G是可平面图或平面图。画出的无
边相交的图称为G的平面嵌入,无平面嵌入的图称为
非平面图。
(a)
(b)
如书图17.1
定理17.1 若图G是平面图,则G的任何子图都是
平面图。
定理17.2 若图G是非平面图,则G的任何母图都
是非平面图。
推论 Kn(n≥5)和K3,n(n≥3)都是非平面图。
定理17.3 设G是平面图,则在G中加平行边或环后
所得图还是平面图。
定义17.2 设G是平面图(且已是平面嵌入),由G
的边将G所在的平面划分成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
都称为G的一个面。其中面积无限的面称为无限面
或外部面,面积有限的面称为有限面或内部面。包
围每个面的所有边组成的回路组称为该面的边界,
边界的长度称为该面的次数deg(R)。
如图17.2
定理17.4 平面图G中所有面的次数之和等于边数
m的两倍,即
r
 deg( R )  2m
i 1
i
其中r为G的面数。
定义17.3 设G为简单平面图,若在G的任意不相邻
的顶点u,v之间加边(u,v),所得图为非平面
图,则称G为极大平面图。
定理17.5 极大平面图是连通的。
定理17.6 设G为n(n≥3)阶极大平面图,则G
中不可能存在割点和桥。
定理17.7 设G是n(n≥3)阶简单连通的平面图,
G为极大平面图当且仅当G的每个面的次数均为3。
如图17.4
定义17.4 若在非平面图G中任意删除一条边,所
得图为平面图,则称G为极小平面图。
4.4.2
欧拉公式
定理17.8(欧拉公式) 设图G是任意的无向连通
平面图,它具有n个结点,m条边,r个面,则
n-m+r=2。
定理17.9 对于具有k(k≥2)个连通分支的平面
图G,有n-m+r=k+1,其中n,m,r分别为G
的顶点数,边数和面数。
定理17.10 设G是连通的平面图,且每个面的次数
至少为l(l≥3),则G的边数m与顶点数n有如下关
系:
l
m
( n  2)
l 2
推论 K5与K3,3都不是平面图。
定理17.11 设G是有k(k≥2)个连通分支的平面
图,各面的次数至少为l(l≥3),则边数m与顶点
数n应有如下关系
l
m
(n  k  1)
l 2
定理17.12 设G是n(n≥3)阶m条边的简单平面
图,则 m≤3n-6
定理17.13 设G是n(n≥3)阶m条边的极大平面
图,则 m=3n-6
定理17.14 设G是简单平面图,则G的最小度
5
4.4.3 平面图的判断
定义17.5 设e=(u,v)为图G的一条边,在G中
删除e,增加新的结点w,使u,v均与w相邻,称
为在G中插入2度结点w。设w为G中一个2度顶点,
w与u,v相邻,删除w,增加新边(u,v),称
为在G中消去2度顶点w。
定义17.6 若两个图G1与G2同构,或通过反复插入
或消去2度顶点后是同构的,则称G1与G2是同胚的。
如图17.5
定理17.15(库拉托夫斯基定理1)图G是平面图
的当且仅当该图G不包含与K5或K3,3同胚的子图。
定理17.16(库拉托夫斯基定理2)图G是平面图
的当且仅当该图G中既没有可以收缩到K5 的子图
也没有可以收缩到K3,3的子图。
如书例
4.4.4 平面图的对
定义17.7 设G是某平面图的某个平面嵌入,构造G的
偶图
对偶图G*如下:
在G的面Ri中放置G*的顶点vi*。设e为G的任意一条
边,
若e在G的面Ri 与Rj 的公共边界上,做G*的边e*与e
相交,且e*关联G*的位于Ri与Rj中的顶点vi*与vj* ,
即e*=(vi*,vj*),e*不与其他任何边相交。
若e为G中的桥且在面Ri的边界上,则e*是以Ri中G*
的顶点为端点的环,即e*=(vi*,vi*)。
4.4.5 图中顶点的着色
定义17.9
k-着色
k色图
色数  (G )  k
“四色猜想”